查看原文
其他

人物丨陈光标:为家人不再高调

胡润百富 胡润百富 2022-04-19

在慈善界,陈光标一直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2016年前,陈光标出现在大众面前的频率极高,且一度成为“话题人物”。作为企业家,陈光标的走红的原因不是公司业绩,也不是个人财富,而是因为其行事高调的慈善行为。而他的“独树一帜”,即使在远离大众视野多年之后,也未见与之同类型人物。



“高调慈善”走红网络

陈光标出生于江苏北部一个贫苦的农村家庭。在他幼年时期,一个哥哥和一个姐姐先后饿死,自己因得到邻居救助而幸免遇难。1995 年,陈光标只身赴南京做起了“摆地摊”的营生,主要售卖自己的发明,也因此赚到了“第一桶金”。“当时家产有 60 万,我拿出 28 万为家乡修了一条沙石路——阳光公路,这条路迄今为止还在,算是我第一次做慈善。”陈光标在采访时分享道。

1997 年,29 岁的陈光标创办了一家医疗器械公司,他发明了一台“跨世纪家庭 CT 仪”,患者只要手握仪器的两个电极,就能在显示器上直观地看到自己身体哪个部位有疾病。2003 年,创办江苏黄埔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事业上的成功为陈光标的慈善事业提供了更稳固的基础,用于慈善的数额也越来越大,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他一系列捐款捐物时的高调行为。

2008 年,陈光标在得知汶川地震后紧急召开董事会部署抗震救灾工作,带领 120 名操作手和60 台大型机械组成的救援队千里救灾。这次的千里驰援,让他成为大家眼中的救灾英雄,名声大噪。此后,在摆千万现金墙发红包、开演唱会送猪羊、砸车倡议环保 ...... 一系列高调的慈善行为引发了人们的诸多微词。随即引发了网友们对陈光标的经历的兴趣,网络上的评价也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在我们接受的教育中,“做好事不留名”一直是主旋律,陈光标的争议皆因与这一理念相背而行,也由此引发了媒体和大众的猜测——是不是为了出名的作秀?是不是打着慈善的幌子招摇撞骗?是不是把慈善作为交换条件为公司承揽更多业务?这些不间断、大批量的负面猜测让陈光标的慈善行为逐渐在很多人心中变了味。

“风波”后的沉寂

在和我们的对话中,陈光标并未避讳这一问题,他说到,“‘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抗震救灾模范’,我的这些荣誉称号都是国家授予的。连续两届的“中国首善”也分别是时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周铁农和司马义·艾买提亲手颁发的。连同我收到的成千上万的证书、锦旗和哈达,还有一摞摞未及拆封的感谢信,想想看,如果靠一路行骗,陈光标的骗术也太高明了吧?否则,那就不是回家种地的问题了,那就是反人类,那就是罪该万死了!”

争议从未消散,慈善也未曾止步。直至 2016年,一篇《“首善”还是“首骗”?》的文章把“中国首善”陈光标推向风口浪尖。“陈光标破产”、“陈光标被抓”等消息在网络上沸沸扬扬地传开。面对风波陈光标一如既往没有过多澄清,与此前不同的是,这次事件让他逐渐消失在媒体的版面中。

对于那次的“口诛笔伐”,陈光标选择拿起了法律武器。直至 2021 年 2 月 7 日,法院才终于出具了一份结果。“在诉讼过程中,经法院多次组织双方沟通。调解,被告充分认识到其未经核实发布严重侵权不实报道的行为是错误的,并且主动删除了涉案的侵权文章且断开相关链接。”

对于发稿媒体,陈光标表示“我也应该感谢这家媒体,它起码给了我一次反证的机会”。在他看来,“首骗”风波给了自己一个反驳长期以来各种质疑的机会,除此之外,也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事风格和社会环境的“格格不入”。

“以前的想法很天真,就是要挑战一下“做好事不留名”的传统观念,因此我决定一边做好事,一边高调宣传。倒不是为了自吹自擂,而是为了感染和唤醒更多的人行动起来做好事。做了好事,既不要默不做声,也不要收受钱物,而更希望收到一本证书或者锦旗,一是为了记录一下自己慈善的足迹,同时也提醒自己世间还有更多的善事可做,二是为了作为宣扬的佐证。必须说明一点,是宣扬,不是炫耀。宣扬的目的是为了感动更多人加入到慈善的行列中来,可是至今仍然有很多人误解我的用意,把宣扬看成是炫耀。”陈光标在采访时谈到。

最近的出现是 2020 年 7 月在南京举办的一次捐赠仪式,陈光标捐出 2,300 万人民币支持 2022年冬奥会。沉寂多年后再次被媒体捕捉到的陈光标迎来的是“是否要回归”猜测,在对话中,陈光标也表示到,“如今有些活动得到媒体关注,也算不上什么‘复出’,更没有发任何‘信号’的意思,因为我从来也没有像一些人猜测的那样,‘破产了’、‘被抓了’或者‘回家种地了’。人总是要在经验教训中有所领悟,重新认识身处的家庭与社会环境,从而调整自己的言行。不过,虽然做事的风格不再高调,但初衷一直未改,该做的事情也始终没有停歇,仍然行走在环保和慈善的道路上。”

走红、争议、风波 ...... 这些都戏剧性的情节都实实在在地发生在一个人的身上。在百转千回的历程后,此时此刻的陈光标保留下来的仍是彼时彼刻的那颗专注慈善事业的热心。




对话陈光标

《胡润百富》:2016 年的负面新闻给您带来了哪些影响,您是如何处理这场“风波”的?

陈光标:2016 年的《“首善”还是“首骗”?》给我带来了不小的麻烦,而且各种转载、链接一时间扑面而来。我自己当然可以一笑置之,但给家人带来的困扰却给我增添了巨大的压力。首先是父亲,他老人家是农村的文化人,从小教育我该如何诚实做人,踏实做事 ;在全家所有的兄弟姐妹当中,对我也寄予了最高的期望。当看到不明真相的乡邻窃窃私语,指指点点,一位年逾古稀的慈父因此长时间闭门不出。在美国读书的长子告诉我,他的中国同学被家长告知不要接近陈光标的儿子。最让我触动的是我上中学的次子,他因无法承受同学们的嘲笑拒绝上学。万般无奈下,我妻子跪倒在地上,苦苦哀求我一定要答应不再做任何媒体宣传了。家人的反应促使我必须拿起法律的武器进行正名,目
的只有一个,就是给我深爱的家人一个明明白白的交代。

《胡润百富》:沉寂的这几年您做了哪些事情?

陈光标 :这几年,避开了媒体的喧嚣,我能够沉下心来,仔细研究了一番各国的慈善状况。我们总以“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之类的口号来美化自己团结友爱的精神,而在现代意义上,中国慈善的土壤事实上是相当贫瘠的。在全球富豪排行榜上,中国人的名字与日俱增,很多发达国家都望其项背 ;而在囊括 140 多个国家的全球慈善排行榜上,我们国家多年来的表现一直堪比孙山。我们的 GDP 过百万亿了,人均收入过万美元了,达千亿级的富豪就有40 多位了,而将近一亿的人口才刚刚跨过年收入 2300 元的绝对贫困线,而且这些几乎完全是政府大力脱贫攻坚的功劳。孟子曰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我深知,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极其渺小的,但就想代表全国人民问一问 :那些百亿级的、千亿级的富豪整天在做什么?他们在过怎样的生活?面对如此巨大的贫富差距,他们的不忍之心在哪里?

《胡润百富》:近期您的工作重心是什么,对未来有什么设想?

陈光标 :近期的工作重心还是“左手环保,右手慈善”这两件事,这一点永远不会改变。绿色拆除的许多重大项目从未间断,而慈善工作也照常进行,但是我在痛定思痛之后选择了低调行事。如果说对未来还有什么设想,我倒是希望尝试一下直播带货,当然必须认真筛选出最优质的产品,而且要符合环保和慈善的价值理念,大部分收益仍然会投入到慈善事业中去。另外,既然全国已经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以后的慈善工作会更加聚焦,不能再撒胡椒面,所以我想把更多精力和资源放到支持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上来。也就是说,我会更加着眼于未来,重视青少年的发展,而不能停留于简单的扶危济困。

《胡润百富》2~3月刊封面


 往期推荐 
🔗

美团成第二家被反垄断调查的互联网大厂,或被罚46亿
消费者数字化管理如何破解品牌营销之困

❖ END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